时间: 2024-09-28 07:19:29 | 作者: 涂装引线式多层瓷介电容器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关亚风团队研发的“小型荧光检测模块(mFLD)”通过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mFLD设计新颖、技术创新性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检测灵敏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mFLD可作为核心核心部件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荧光检验测试仪器中,配合相应的试剂和检测卡,用于检测自发荧光及可荧光标记的有机和生物分子,全球市场需求量大于10亿元/年。经过6年研发和技术攻关,团队攻克了高灵敏mFLD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紧凑式、短光程光路结构、多原理镜片组合滤光和“三明治”集成式光机电结构设计,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mFLD完成了环境试验、安全性试验和可靠性测试等,并实现量产,已应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新冠病毒抗体、毒品和黄曲霉毒素检测等国家重大需求中,性能指标与进口同种类型的产品相当或更优,且仪器成本低、长期稳定性高,具有非常好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鉴定委员会认为,mFLD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产品长久以来在高灵敏mFLD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在高灵敏mFLD上的领域空白,在分析仪器领域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SEL 重新审视土壤真菌生物标志物和转换因子:磷脂脂肪酸、麦角固醇和 rDNA 拷贝数的种间差异
最新Expert Medicine系列提供加速出版服务!医学文章加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