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新闻资讯_乐鱼登录入口|乐鱼平台APP下载

特变电工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10-18 07:37:54 |   作者: 新闻资讯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不断深入抢抓“双碳”“双循环”、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等重大政策战略机遇,坚持抢抓市场,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加快一批数字化新产能投达产,着力施行创新驱动,全面培育发展新动能,2023年度实现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输变电产业方面,公司加强营业销售体系团队建设,深化服务平台、营业销售平台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加强市场调度管控,重点领域市场地位得到巩固,核心存量市场保持领先,增量市场实现中快速地增长,2023年度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实现签约404.50亿元。新能源产业方面,公司加快多晶硅产能释放,多晶硅实现产量19.13万吨,销量20.29万吨;加大风光资源获取力度,完成并确认收入的风能及光伏建设项目装机约2.19GW,新能源BOO电站发电量72.15亿千瓦时。能源产业方面,公司细化煤炭市场管理,优化市场服务,提升运力保障能力,促进煤炭销售,2023年煤炭实现销量超过7,400万吨;公司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火电机组累计发电量174.72亿千瓦时。新材料产业方面,公司加强产品性能提升、质量改进,实现高纯铝产品销售3.41万吨,电子铝箔产品销量1.21万吨,化成箔产品销售2,178.04万平方米,合金产品销售9.65万吨,铝制品产品销售6.30万吨。

  公司深耕细作存量市场,在优势市场持续获取订单;通过多种方式开拓新市场,积极培育增量市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输变电国际成套项目正在执行未确认收入合同及待履行合同金额约53亿美元。2023年度公司输变电、逆变器等产品出口签约超过7.00亿美元。

  公司高质量、高起点、高水平加快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配网数字化工厂项目、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等一批数字化项目陆续投达产,数字化赋能慢慢地增加。准东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期10万吨项目建成投产,截至2023年末公司多晶硅产能达到30万吨/年,并网发电的新能源自营电站3,406.95MW。将一矿一期400万吨项目、南露天矿及将二矿升级改造项目、准东2×660MW火电等项目相继开工,20万吨工业硅(一期10万吨)项目持续建设,煤炭、火电业务协同发展。新疆众和600888)三层法高纯铝提纯及配套加工项目、高强高韧铝合金大截面铸坯项目、铝电子材料高端产品半导体用靶材坯料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业化应用。

  公司聚焦“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公司推动特高压产品设计、工艺、材料及组件选用技术统一;大力推动IPD体系建设,缩短产品研究开发周期、提升产品毛利率、减少相关成本及质量损失、提升客户满意程度。2023年,±800千伏特高压干式直流套管、特高压1100千伏干式交流套管实现示范应用;海上风电用有载调压升压变压器,海上风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电解制氢用整流变压器等43项新产品通过国家鉴定,其中1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获批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特高压变压器研发及工程化应用“两区”实验室,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有力推动能源电力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产学研进步。

  公司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平台化”,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升级转型。公司自主研发的MOM、SCADA、LIMS等工业软件在内部大范围的应用,公司管理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明显提升,公司获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公司高起点规划建设了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数字化车间并陆续投达产;数字化矿山持续迭代升级,智慧电厂助力节能减排。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支撑公司安全生产、品质提升、效率提高作用明显。

  公司聚焦核心关键业务人才结构调优和后备梯队建设,深入推动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为创新型技术人才持续赋能;组织实施“高管培训”“百人计划”“技能大师”“中德实训基地”等人才教育培训项目,推进创新型、学习型、专业型人才团队建设,专业化人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在产品质量方面,公司围绕品质一流目标,构建大质量管理体系,以数字化提升质量一致性管理。成都东1000kV、黄石1000kV等重点项目产品实现厂内一次试验合格,白鹤滩-浙江±800kV、福州-厦门1000kV、驻马店-武汉1000kV等项目产品实现一次安装投运成功;多晶硅N型单晶料实现批量化供应;新材料铝箔成品率、电极箔符单率持续稳定。

  在工程质量方面,公司持续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强化PM平台信息化管理,完善样板工程管理制度及标准,从设计源头对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科学评价,健全设备、施工材料各阶段验收、检测管理,加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相关方履约履职管理,公司工程质量保持稳定。

  公司坚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系统提升风控、合规体系建设。公司稳步推进合规风险库建设,开展合规培训近万人次,合规意识慢慢地加强;持续加强客户信用源头和业务过程风险管控;加强业务现场巡查及新业务新模式的联评风险防控,全年未出现重大业务风险,风控、合规体系持续强化。

  公司深入推动大安全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末,生产企业全部实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单位,公司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单位及项目公司达到11家。公司强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网格化责任全覆盖、全过程、全流程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公司推动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四期和HSSE信息化二期、智慧安防和智慧消防信息化建设,大安全技防能力持续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大规模风光新能源基地等项目相继获批,输变电行业需求明显地增长;同时以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的新型输变电设备作为支撑,推动了相关产业加速升级转型。

  2023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电力变压器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关于快速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等系列政策措施,提出要持续提升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供给能力,有序实施在运电力变压器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低效落后电力变压器,到2025年,在运能效达到节能水平(能效2级)及以上的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较2021年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当年新增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性支撑体系、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建设,推动主干网架提质升级、柔性化发展;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动高电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和柔流输电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强化重大工程引领、保障高质量供给、加快装备推广应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夯实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基础,推动电力装备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输变电行业仍然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同比增长5.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2.57亿千伏安;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

  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行业的有名的公司,在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型水电、火电及核电等关键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已达到业内较高水平;具备生产1,000kV及以下扩径导线kV及以下交联电缆及电缆附件的能力。变压器产业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600550)股份有限公司、ABB、西门子;线缆行业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宝胜科学技术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002498)有限公司等。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纵深推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进一步提速。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持续迅速增加,累计装机达到近1,050GW,占全部装机约36%,在电力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能源比重进一步提升。

  2023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快速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关于做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等有关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协同发展,提高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调控水平,强化生产用能的新能源替代,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保障新能源资源充分开发;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到2030年实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目标;巩固风电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科学设置消纳责任权重,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0亿千瓦左右;《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还指出,中国将锚定“3060”战略目标,以2030、2045和2060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2023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

  多晶硅方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47.1万吨,同比增加77.87%。受供需关系影响,2023年中国多晶硅价格整体持续下跌,单晶致密料从2023年1月初的人民币17.62万元/吨(含税)下跌至年底的人民币5.83万元/吨(含税),跌幅为66.91%。

  光伏、风力发电方面:依照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约510GW,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其中,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16.9GW,同比增长约148%;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610GW。202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75.9GW,同比增长约102%;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40GW。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负责经营。新特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和风光电站项目承包商,主要是做上游多晶硅生产、下游风光电站建设、运营。多晶硅的竞争对手主要有通威股份600438)有限公司等同行业企业;风光电站建设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风光电站运营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002202)股份有限公司等。

  2023年全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煤炭“压舱石”作用凸显。煤炭行业持续巩固能源兜底保障作用,逐渐增强供给保障韧性,加快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持续优化煤炭产业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关于快速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指出:煤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持,需加快煤电清洁低碳化发展和灵活调节能力提升,推动化石能源发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夯实化石能源生产供应基础,有序推进煤矿先进产能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增强煤炭增产保供能力;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快建设具备条件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开工投产一批煤电项目;建立健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全力支持煤矿智能化建设,完成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

  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进口煤炭4.7亿吨,同比增长61.8%;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1%。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

  公司煤炭和煤电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公司负责经营。公司煤炭矿区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确定的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煤炭核定产能共计7,400万吨/年,其中南露天煤矿核定产能4,000万吨/年、将二矿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将一矿核定产能400万吨/年。公司煤炭业务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新疆煤炭生产企业,包括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等。

  电子新材料业务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下游电子信息产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高纯铝、铝及合金制品用途广泛,涉及交通运输、电线电缆、工业制造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其中新型高强高韧铝合金、超高纯铝基溅射靶材坯料等产品均是中国工业重点需求的材料,属于国家全力支持的产业。

  2023年,在消费电子及家电行业方面,下游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缓慢,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部分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需求下降,铝电解电容器产能扩大产品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随着高端智能家电产品的逐渐普及,铝电解电容器在家用电器的应用同步增加,从而带动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的发展。在新能源行业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在2023年迎来大幅度的提高,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行业仍处于发展的上升期,铝电解电容器在新能源产业中的规模占比将持续扩大,大容量、高质量的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的用量也将随之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铝价整体震荡运行,全年现货均价18,717元/吨,同比下降6.4%,氧化铝、电解铝、铝材产量分别为8,244万吨、4,159万吨、6,303万吨,同比增长1.4%、3.7%、5.7%。

  高性能铝合金制品的加工制造是以电解铝为主要原材料加工成大范围的应用于交通、建筑、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子工业等领域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性能要求逐渐提高,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发展趋势,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不断的提高,这为高性能铝合金制品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疆众和负责经营。新疆众和主要是做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等领域。新材料业务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铝电子材料、铝冶炼、铝加工公司,包括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601600)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600219)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公司输变电业务最重要的包含变压器、电线电缆及其他输变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输变电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等;新能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多晶硅、逆变器、SVG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及风能、光伏电站的运营;能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煤炭的开采与销售、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销售;新材料业务最重要的包含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各主营业务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公司输变电产业相关业务围绕产品特点,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仅有部分标准化产品依据市场需求先少量生产再销售;企业主要通过EPC总承包方式承担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维服务等工作。新能源产业多晶硅业务根据签署的长单、市场情况制定生产、销售计划,保证公司多晶硅产品生产、销售顺顺利利地进行;新能源电站业务以EPC、BT、BOO等方式来进行风光资源开发及建设,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并开展光伏、风能电站运营业务。能源产业煤炭业务采用“以销定产”、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单的经营模式生产及销售;火力发电及供热业务根据装机、市场需求发电和供热。新材料产业相关业务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依据与客户的订单和生产经营计划来组织当期的生产,销售区域以国内销售为主,对外出口为辅。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研究课题,热情参加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主导承担了我国多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课题及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振兴国产首台(套)产品的研制任务。

  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实现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完成±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800kV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首台套装备研制,±800千伏特高压干式直流套管、特高压1100千伏干式交流套管实现示范应用;新特能源多晶硅生产技术历经八次迭代升级,实现行业多晶硅单体规模由万吨级步入十万吨级,逐步形成了自研的“新特能源第八代多晶硅智能智造生产技术”,获批运营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硅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新能源公司围绕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新能源大基地等具体业务场景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持续推动数字化设计和运营业务平台建设,拥有8kW-9000kW全系列并网集中式逆变器,已完成了228kW系列、330kW系列主流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及市场投运。公司与合作单位联合开发的高比容电子铝箔、高速列车结构件用铝合金、高强高韧铝合金、超高纯铝基溅射靶坯、超高纯铝等铝电子关键材料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023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88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有效授权专利2,427项,其中发明专利710项。公司积极参加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公司参与制定、修订的8项国家标准于本年正式实施。2023年,公司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新疆尔自治区专利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在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公司已在辽宁、湖南、天津、山东、四川、新疆等地建设了输变电产品研制制造基地,变压器、电抗器产量达到了3.38亿kVA,产量居行业前三。公司形成了变压器、电抗器、换流阀、套管、开关、二次设备、电线电缆等输变电领域集成服务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首台套主设备的供应任务,是国内少数具备“高压电缆+附件+施工”一体化集成服务能力的企业。公司响应国家号召,为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输变电工程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培训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交钥匙总承包服务。

  在新能源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成多晶硅产能30万吨/年,多晶硅生产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是领先的新能源电站系统集成建设及运营商,在风能、光伏发电业务领域拥有完善的开发、建设、调试以及运维多场景、度电成本最低、超高的性价比的电站建设核心集成能力。

  在能源领域,公司煤炭资源赋存条件优、储量丰富、埋藏浅、剥采比低,是新疆准东煤田最具有优先开采条件的矿区之一。公司核定煤炭产能7,400万吨/年,是全国能源保供基地组成部分,南露天煤矿及将二矿两个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均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是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为西电东送能源基地与煤炭保供提供较为可靠保障。

  在新材料领域,公司形成了“能源—(一次)高纯铝—高纯铝/合金产品—电子铝箔—电极箔”铝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拥有高纯铝液年产能5.5万吨,电子铝箔年产能3万吨,高纯铝产能居行业前列,是国内领先的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电子铝箔研发和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强大的规模化生产及供应能力,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公司通过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基本的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已建成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试验装备、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一流的特高压产品、关键组部件的变压器研制基地及出口基地;建成了集超高压电缆、特种电缆和电缆附件研发于一体的电线电缆高科技研制及出口基地;公司积极抢抓双碳目标下“能耗管控、能效提升”的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及车间自动化生产水平,坚持数据化提升质量一致性,提升公司高压电线电缆、智能电线电缆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特高压直流套管国产化工作,进一步稳固公司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已建成两个10万吨/年多晶硅生产项目采用行业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冷氢化、精馏、还原及尾气回收技术,打造产品质量更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综合效益更高的数字化、智能化多晶硅生产线,公司多晶硅产量及质量逐步提升。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行业首家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

  公司南露天煤矿、将二矿共计投运无人驾驶矿卡300余辆,实现24小时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行,通过无人驾驶矿卡的投运,两矿共计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0等人,降低坑下车辆运输时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边坡滑坡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从本质上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保障了煤炭生产的安全稳定。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品质一流”的经营理念,严守质量“红线”,格外的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建设及完善。公司及控股公司、部分重点产品分别通过了华信、CQC新能标、TUV、VDE、CE、G59、BDEW、SAA、ETL、UL等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认证,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实施设计、采购双源头控制,将质量控制与科技研发充分结合,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公司实行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履约评价、监造制度,把好原材料入口关,为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公司大力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持续开展质量检验、试验能力建设,不断的提高安装工艺标准化,实现生产、交付环节的质量控制。公司组织“懂技术、懂工艺、懂试验、懂生产”的人员开展售后服务工作,将厂内质量控制延伸至现场、售后,并成立多个QC攻关小组,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公司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公司产品质量优良、市场声誉良好、品牌效应显著,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报告期,公司未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形。

  从国际形势来看,2024年,全球高通胀惯性仍将持续,叠加地理政治学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延续缓慢态势、各经济体之间的分化日益加剧;同时全球能源行业进入加速变革期,相关领域发展新动能在不断积蓄。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挑战;但国家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为公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大力推动重点行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广能效达到领先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计划年内核准蒙西-京津冀、陕西-河南等“两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开展藏电送粤可研,启动达拉特-蒙西等新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陕北-安徽、阿坝-成都东等“三交五直”特高压工程,力争建成投运武汉-南昌、川渝等“六交”特高压工程。大力提升配电网韧性,实施电网补强工程,解决局部地区网架薄弱、设备重载、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推进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加快高层小区双电源和城中村配电改造,深入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预计电网投资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南方电网公司也提出,2024年要统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传统电网升级和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电网、电源等领域投资保持高位稳定态势,电力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不断增大,特高压及主电网建设带动变压器、GIS、直流套管、电线电缆等核心设备、材料需求上涨;微电网、智能配电网等多种新型电网技术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推动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及服务业向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公司输变电产业仍将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1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3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展望报告》,该报告说明,到2025年初,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电力来源,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GW,作为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领跑者的中国将贡献增长量的56%,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的60%,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代表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未来5年将占新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的95%。

  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进步、规模效应以及政府激励政策的加持,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已经逐渐显出巨大的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成为全世界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重大战略方向和一致行动,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将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全面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增强电网资源配置能力;要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地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能源法制建设等。

  2023年12月,新疆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推动全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系统谋划能源运输大通道建设,大力提升“疆煤外运”铁路运力,到2025年形成“疆煤外运”铁路通道煤运能力1亿吨/年以上;稳步提升煤电装机规模,提升煤电供应保障能力,在自治区“十四五”期间新增疆内煤电装机1,476万千瓦、外送煤电装机928万千瓦;2025年全区煤电装机达到8,810万千瓦,其中疆内煤电装机6,562万千瓦、外送配套煤电装机2,248万千瓦;科学布局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成一批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煤制精细化工产品项目;逐步的提升煤炭转化综合利用效能,探索煤化工低碳发展路径。公司能源产业仍然面临较好的行业发展前景。

  2023年8月,工信部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指出,要围绕新能源等领域,支持超高纯金属、大规格轻合金等高端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10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打通绿色铸造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环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结构升级,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的用途也将会越发广泛。随着国产大飞机的快速推进及“材料国产化”政策的深度实施,高性能铝合金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此外,各类轨道交通的升级发展也将进一步带动高性能铝合金需求量开始上涨。公司新材料产业仍然面临较好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自2023年以来,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等铝电子新材料市场需求转为低迷,增长缓慢,竞争加剧。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等铝电子新材料行业将逐步形成少量技术领先、产品的质量较高的领先企业和多数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

  公司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绿色科技、智能环保、可靠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加快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激发公司发展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力将公司打造成全球信赖的能源服务商。

  2024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现金为王、存量调优、增量引领”的发展总基调,全力保障2024年重点工作目标实现。2024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经营成本控制在800亿元以内。

  国内市场方面,围绕国家“双碳”“双循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重大政策战略,把握行业与市场重点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外部形势前瞻布局能力、高质量订单获取能力、系统集成营销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市场资源高效整合利用,构建端到端全流程、一体化、交钥匙的集成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制造服务业”双轮驱动。

  国际市场方面,深入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充分的发挥公司自有设计及产品制造核心优势,为客户提供集成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国际金融机构渠道,加快推进项目融资进度,争取一批重点项目融资落地。国际产品出口业务将立足全产业链优势,以集成化营销带动二次设备、电线电缆和逆变器等产品营销售卖;全力推动大客户框架集采,以高质量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开拓优质订单。

  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将持续健全流程管理体系,打造“协同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打破系统壁垒,推动数据“集成化”“共享化”,用数据提升精益管理。

  在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建设方面,贯通PLM、MES、SCADA等系统,推动智能检测,全面上线质量管理云平台,全面构建精益智造体系,逐步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从依赖经验到数据驱动生产方式转变;推动数据驱动管理、数据驱动创新,健全数据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数据资产。

  公司将整合内外部优势创新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拓展科学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科技攻关投入,持续推动IPD信息化建设,支撑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公司将围绕战略目标,加强产学研技术联合,统筹推动公司科技规划顶层设计,加强引领性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和储备技术的研究、策划与实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资源融合,参与并实施“揭榜挂帅”、重点研发任务计划及项目,全方面提升公司研发设计、仿真验证、运维服务、科技管理、创新变革等协同创新能力。

  产品质量方面,公司将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质量一致性,强化供应商质量管理、生产的全部过程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产品质量数据逆向追溯、质量数据一致性分析、质量数据改进优化设计、质量数据闭环管理等质量管理云平台建设,打通产业链全流程质量信息在线监测系统,逐步实现质量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质量上的问题分析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保障产品质量一致性。

  工程质量方面,公司将完善新开工项目质量标准化手册,压实各相关方质量管理责任;进一步健全技改工程设备质量验收管理及流程,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设备质量满足生产规格要求;持续推动落实样板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公司将加大力度引进核心紧缺人才,加快构建新产业300832)专业化团队,持续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司“专业立企、专家治企”的干部管理要求;围绕各产业核心价值链加强培训赋能,聚焦工艺标准化、生产数字化、OT与IT融合开展人才复合型赋能项目,深化一线人员选育和技能传承的“师带徒”机制,持续加强专业化、高品质人才团队建设。

  公司将全面深化合规体系建设,构建风控合规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着力确保公司各项业务不发生合规风险。公司将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业务评审机制,加强从招投标、合同签订到履约过程风险排查等全过程管理;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系统提升数字化审计水平。公司将持续开展廉政监督,营造风控、廉洁合规文化,铸牢合规、风控、廉洁根基,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继续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以遏事故为目标,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公司安全发展根基。持续提升安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完整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行业特征,将安全体系向相关方单位、基层班组员工延伸,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文化氛围。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宏观经济风险加剧,能源发展的策略、产业体系、市场结构调整、行业资源整合、市场供需变动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对策: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及时掌握国家、行业、区域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发展真实的情况,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战略发展决策的科学、有效。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中国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出新的步伐,新进入者以及原有竞争对手通过混改、整合,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方面,具有资质的大规模的公司不断“走出去”,公司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竞争对手持续不断的增加,上述国内外市场影响因素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

  对策: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减少相关成本、提升质量、科学技术创新、增强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等手段慢慢地加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逐步巩固和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当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多变,随公司国际化战略深化推进,公司外汇收入及外汇融资金额慢慢的变大,由于国际业务结算货币以美元、欧元、印度卢比等为主,同时工程的建设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慢慢的变大,存在汇率波动风险。

  对策:公司将充分的利用国家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政策环境,积极采取了合理的避险工具和产品,及时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通过选择合理币种结算、对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地区业务尽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利用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铝、硅钢、变压器油、工业硅、氧化铝、玻璃、PVC等;工程建设项目所需材料最重要的包含钢材、铝材等。大宗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及工程建设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受经济周期波动、市场供求以及投机炒作的影响,大宗材料价格存在剧烈波动风险,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加强科学技术研发、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不断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加强大宗材料价格趋势研究、强化与大宗材料及设备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大储备、集团科学采购、套期保值等多种方式大大降低大宗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多晶硅行业存在“产能扩张—逐步出清—复苏繁荣”的行业周期属性,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2023年以来,受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影响,多晶硅市场出现阶段性及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大波动,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发挥年产30万吨多晶硅的规模优势,实现稳产满产,加强设备及工艺流程优化,逐步的提升多晶硅产品质量,全方面提升N型硅料占比,降低能耗、物耗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步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公司多晶硅生产技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随着未来光伏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技术路线可能会出现重大变革。如果多晶硅生产技术出现重大颠覆,或非晶硅光伏产品成为市场主流,有几率存在技术或新产品替代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加强完善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加强研发技术团队的人才建设,充分发掘改良西门子法技术、工艺优势,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剧烈波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持续较快加息,国内外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有几率存在公司客户信用风险增加,给公司经营安全稳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和冲击。

  对策:公司将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完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持续关注重要客户的资信变动情况,合理确定客户信息限额、改进付款方式等措施,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等环节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

  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贸易摩擦加剧、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境外工程建设项目、输变电及光伏等产品出口也面临着直接或间接境外业务所在国政治、法律、经济环境及当地文化等诸多因素,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公司将持续做好境外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式研究,从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角度全方面开展国际化风险排查,结合自己业务模式、战略规划等,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国际化风险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多名个人开发者收到邮件:Azure OpenAI服务将于10月21日终止 仅企业客户有资格订阅

  丁薛祥: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任务

  多名个人开发者收到邮件:Azure OpenAI服务将于10月21日终止 仅企业客户有资格订阅

上一篇:【调查】超级电容器职业剖析陈述及技能讨论研讨现状 - 超级电容器

下一篇:票点点携手公牛助推“插座大王”数字化转型